早前,光通信行業知名市場機構LightCounting發布最新一期的光通信產業報告,公布了光模塊行業10年來TOP10供應商的變化。
2020年,TOP10榜單被中國光模塊供應商“霸榜”。分別是位居第2的旭創科技、第3的華為、第4的海信寬帶、第8的光迅科技、第9的Eoptolink新易盛、第10的HGG華工正源。
日前,這幾家中國光模塊上市公司公布了其2021上半年業績。
需要先說明的是,中際旭創和華工科技是上市公司的主體,業務更多元,蘇州旭創和華工正源分別是其全資子公司,也是這兩家公司光通信業務的主體,圖表中也列出了相應的營收和利潤數據,更直觀的對比各家同類業務的業績表現。
海外市場有亮點,上半年平穩
客觀來說,今年上半年電信市場的光模塊需求偏淡,這從三大運營商近期披露的上半年資本開支情況就能直觀的感受到,中國移動5G投資完成45.63%,接近“一半”;中國電信的5G開支完成27.8%,不及目標三分之一;中國聯通雖然沒有披露具體數字,但從整體支出來看,有點才“上道”的意思。
在2021中國光網絡研討會期間,海信寬帶CTO李大偉指出,5G無線光模塊業務在去年第三季度後,到今年上半年,出現斷崖式下跌,需求十分慘淡。中際旭創也在其半年報中指出,上半年,國內5G和數通市場的需求同比有所減弱,因此報告期內公司的營業收入較去年同期基本持平。
LightCounting也在最新一期的市場調研報告中指出,2021年,另一個持續逆風的市場在中國。海外供應商包括AOI、Lumentum和NeoPhotonics都提到,盡管中國三大運營商的收入顯著增長,但中國客戶的需求普遍疲軟。
雖然國內市場的需求偏淡,但是海外市場保持著高增長態勢。LightCounting指出,雲服務提供商和ICP的開支繼續保持快速增長態勢;此外,西方CSP也表現出了強勁的收入增長,設備采購量也逐節攀升。
上半年旭創科技海外銷售收入達人民幣24.12億,新易盛海外銷售收入達11.54億元,占營收比重均超過80%。光迅科技的海外業務雖然不及前兩家的體量,但收入也同比增長44.37%。
對於華工正源而言,光通信板塊圍繞智能“光聯接+無線聯接”向產品多元化演進。成功開拓網絡終端新領域,Joinsite係列無線小站產品大批量發貨,收入規模同比增長 877%。光學業務依托“棱鏡+碼盤”新業務,收入同比增長90%。
國內市場盼回暖,下半年可期
進入到下半年,或許將是一番新景象。
5G建設全麵提速。過去的兩個月裏,國內四大運營商相繼完成了今年的5G無線主設備集采。中國移動和中國廣電聯合集采48萬站700MHz 無線網主設備;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聯合集采24.2萬站2.1GHz 5G SA無線主設備,投資金額超過580億元。當時也得到了資本市場的普遍認可,這幾家頭部光模塊廠商的股價應聲大漲。
除了5G網絡相關的資本開支之外,以天翼雲和移動雲為代表的運營商雲也將持續發力,紛紛表示將加大數據中心、雲資源、ICT等方向的投資建設力度。未來三年,中國電信將投入超過500億元用於雲網融合新型基礎設施,中國移動也將投入超過160億元用於雲資源新型基礎設施項目。
當然,海外市場仍將保持增長態勢。從海外四大雲巨頭廠商Amazon、Facebook、Microsoft和Google披露的信息看,Facebook明確表示2021年資本開支預期為 190-210 億美元,相對2020年的160億美元大幅提升,並表明今年的主要投入方向為數據中心、服務器、基礎網絡設施以及辦公設施。Amazon、Microsoft以及Google也在財報中披露將進一步加大基礎設施投資以支撐雲業務的增長。
毫無疑問,數字經濟時代,由於數據流量的激增,全球互聯網頭部企業加速數據中心的建設,資本支出持續增長。同時在電信市場,5G網絡建設全麵提速,千兆寬帶網絡建設同樣如火如荼。數通和電信需求共振的大環境下,給光模塊產業帶來了更明朗的市場機遇。
不過,LightCounting也點出了光模塊市場正麵臨的不利局麵,那就是芯片組件短缺帶來的供應鏈風險。目前已經有多家光通信產業鏈上的光模塊廠商、設備廠商都表示供應鏈問題將會影響未來幾個季度的業績。市場也普遍認為,芯片和組件短缺問題還需要幾個季度才能完全解決。
來源:2021-08-27 光通信觀察
http://mp.weixin.qq.com/s/c3-i7Gkm3SWhxM-PEYqDgQ
文章關鍵詞: 光模塊
免責聲明: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,與摘抄信息網無關。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,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、文字的真實性、完整性、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,請讀者僅作參考,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。
版權聲明:本文係網絡轉載,已標明出處。如需轉載,請點擊原文來源出處,聯係作者進行轉載。